罕见的影像,镜头基本上只专注于框住单独个体的运动轨迹,褒曼作为主角不仅占据画面的绝对中心,其他的不同空间里的角色与自然场景的空镜头甚至成了各种状语定语和形容词修饰的累积,从如此种种细腻的运动中看,二人确是天作之合 意识形态冲突其实被罗西里尼归为战争偶然激发的(而非遗留)问题. 该片的短镜头段落仍带着新闻影片的质感,使得导演的基本立场(即使在以单体作为绝对主角的条件下)是偏向民粹宗教或是美利坚,几乎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经验(我才不会说看那些血淋淋的巨型海鱼看到饿了呢). 然而这种情况终结在另一罕见之处,影片选择在对神袛的无助呼嚎中结束,这样选择打破了罗西里尼一贯相信天主教面对现代社会自我调和能力——至少是努力调解过后的力不从心(一如该片中的神父). 此景此情,与其说这是皈依,不如说是在胁迫下的精神自杀7/10. 冈泰野心之大,试图为法国的罢工历史、肆虐欧洲的恐怖主义上一堂辩论课,族裔混杂的课堂创造了密集的发声时刻,譬如白人、阿拉伯姑娘和黑人引出极右主义、移民二代,当女学生放学后用南方口音嘲笑教师的巴黎口音,教师/精英阶级的本省人与学生/工薪阶级的外省人这层对立鲜明揭示. 引用文学来分析现实的写作课不仅合理浓缩了极富野心的议题,也模糊了文学与现实的界限产生一种映射性,妙趣地提及作者与笔下角色的关系:主观视角看到的世界是否就是作者主观意识的反映?譬如白人青年渴求虚构一个发生在纽约的故事逃避他现在的无聊生活,其余学生则更乐于谈关于自己的真实生活;片中大量剪进反恐游戏、脸书视频,无孔不入的.